幸福125785137
大美河南之河南长葛:
长葛市位于河南省中部,隶属许昌市,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素有“千年古县”“楷书之乡”的美誉。这里既有上古文明的厚重积淀,又有书法艺术的璀璨传承,更以独特的民营经济活力和美食文化闻名中原。以下从历史名人、文化底蕴及特色美食三方面展现其独特魅力:
一、历史名人
1. 钟繇(151—230)
汉末三国时期政治家、书法家,被誉为“楷书鼻祖”。他首创楷书,将隶书简化革新,推动了汉字书体的演变,与王羲之并称“钟王”。钟繇辅佐曹操平定关中,官至太傅,其书法作品《宣示表》《贺捷表》被后世奉为经典。长葛现存钟繇洗砚池遗址,池水因常年洗笔而“尽黑”,成为书法文化象征。
2. 陈寔(104—187)
东汉名士,以德行为世所重,被尊为“颍川四长”之首。其“梁上君子”典故广为人知:陈寔以宽容感化盗贼,赠绢劝善,从此“一县无复盗窃”。其子孙陈纪、陈谌及曾孙陈群皆为汉魏名臣,形成“四世三公”的望族格局。
3. 陈群(?—237)
三国时期政治家,创立“九品中正制”,成为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的基石。他制定的《魏律》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,奠定了曹魏政权法治基础。
4.钟嵘(约468—518)
南朝文学批评家,著《诗品》,首次系统品评汉至梁的诗人,开创诗歌批评先河,被誉为“中国第一位诗歌评论家”。
5. 杨佩璋(清末民初)
翰林院编修,以清廉著称,拒攀附权贵,晚年潜心书画鉴赏,其书法融合颜柳风格,作品端楷雅正。
二、文化底蕴
1. 丝路遗迹与书法文化
- 汉函谷关:丝绸之路东起点第一关,见证汉代商贸繁荣,现存关墙与排水系统遗迹。
- 千唐志斋:辛亥革命元老张钫所建,藏唐代墓志石刻1200余方,涵盖欧阳询、褚遂良等名家书法,被誉为“石刻唐书”。
2. 德星文化与名门望族
- 陈寔家族以德行传世,与荀淑、钟皓并称“颍川四长”,其“德星汇聚”传说成为道德典范的象征。
- 钟繇家族世代为官,其子钟会为灭蜀名将,虽功高震主却因谋反失败,家族兴衰折射三国政治风云。
3. 非遗技艺与工业精神
- 长葛绒:清代创制的毛纺织技艺,以棉纱为经、羊毛为纬,成品如羊皮般柔软保暖,曾远销东欧,现为省级非遗。
- 民营经济:长葛以“中国防腐之都”“起重机械名城”闻名,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超90%,森源集团、黄河实业等企业跻身全国民企500强。
三、特色美食
1. 刘李炒凉粉
- 百年传承:古桥镇刘李村世代以炒凉粉为业,坚持自种“徐薯18号”红薯,手工磨粉,凉粉软弹筋道,庙会必现其身影。村民严守品质,宁弃利润不掺假,百年口碑不衰。
- 独特工艺:凉粉炒制需铁锅猛火,外焦里嫩,佐以蒜汁、辣椒,市井烟火气浓郁,被誉为“赶集灵魂美食”。
2. 长葛焖子
- 传统面食,以红薯粉条捆肉蒸制,暗含“绳绑贪官”的讽刺典故,现为节庆宴席必备,香而不腻,入选河南非遗。
3. 其他风味
- 卷尖:北宋宫廷菜演化而来,蛋皮裹肉蒸制金黄,象征“黄袍加身”,口感鲜嫩。
- 红薯粉条:刘李村特产,纯手工制作,晶莹透亮,冬季炖菜佳品,年销量逾十万斤。
四、自然与产业融合
长葛地处黄河冲积平原,盛产强筋小麦、红薯,依托“中原农谷”核心区推动现代农业。同时,工业与文旅结合,如钟繇书法馆、陈寔墓园吸引文化寻根者,佛耳岗水库等生态景观成为休闲新地标。
长葛以历史为根、以匠心为魂,将楷书风骨、德星精神与舌尖滋味熔铸一炉。无论是探访千唐志斋的石刻瑰宝,还是品味一口炒凉粉的焦香,这座千年古县都在诉说着“民营之都”的拼搏与传承。#长葛小城# #长葛市风景# #长葛#


